-->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数字化经营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指标”不但是实现生产要素数字化的载体,更是企业数字化经营制胜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到了数势科技资产云总经理李建星,探讨“如何通过指标平台帮助企业提升长期业绩表现”。李建星基于丰富的行业Know-how,从企业数字化经营角度剖析了指标平台出现的必然性和市场对于指标平台产品功能的期待,也详细介绍了数势科技指标平台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核心功能,围绕平台设计的核心难点问题,他还进一步阐述了数势指标平台的应对解决思路,以及整个产品为企业带来的核心价值。我们希望以此为企业数字化经营和数据资产管理带来更多专业思考,欢迎各位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产品内容。
以下内容基于李建星访谈整理。
一、 背景:经营分析数字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的长期业绩表现成正比,其核心是指标的管理和应用
三年新冠疫情以来,企业经营分析数字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服务众多客户的亲身经历我发现,企业对数字化分析能力的投资建设对经营效率的提升是有巨大助力的。毫不夸张地说,经营分析的数字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的长期业绩表现成正比。
为支撑企业经营分析的数字化能力,企业通常会建设两类数据产品,一类是“经营分析平台”,面向企业中高层,在经营分析会上使用,内置企业北极星指标。另一类是面向分析师或数据运营人员,满足灵活快速的制作报表、仪表盘以及取数的需求,常见的方式是用BI工具。根据落地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以上两类系统只解决了企业看数用数的基本需求,但依然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痛点:
第一, 研发效能跟不上业务节奏。数据团队支撑各个部门需求的数据处理工作,需求沟通成本高、指标开发成本高、报表或看板的上线成本高。数据团队人员有限,很难支撑众多部门的需求,研发效能成为短板。
第二, 指标开发和管理受限。指标通常是被定义在数仓里或者在BI工具里,在数仓里用SQL定义指标太复杂,门槛高,对业务不友好;在BI工具去定义和使用,无法对接更多的业务系统;同时,由于指标无法做到有效管理,经常出现指标重复建设、口径不统一、同名不同义和同义不同名等问题。
第三, 分析师使用BI工具依然需要经过数据准备和数据处理的环节,很难自助和高效。业务人员希望看到的数据不是固化的,而是能即时修改,当缺少想要的指标时能快速自定义,而不是找数据团队再做一次开发。
(图1-企业经营分析数字化能力建设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经营分析的数字化能力的核心是“指标的管理和应用”,但是过往的数据平台都不是以指标为中心构建的。因此,企业需要建设一个以指标为中心的“指标平台”,解决“管指标用指标”的问题。
此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指标定义规范化且加工门槛低,最好无需写SQL就能轻松定义指标
指标API标准且易配置,通过统一指标服务对接BI及更多业务系统
产品体验好,自助、高效,通过任意拖拽能够快速得到指标结果
指标查询性能、安全性有足够的保障
二、数势指标平台设计方案
数势指标平台以“一体、高效、联结”为三大设计理念,包括从指标定义到指标服务的六大核心模块。
三大核心设计理念
一体:建立一站式的指标管理和应用平台,真正建立以指标为中心的“管、用一体平台”。实现面向指标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闭环
高效:具备让业务人员可以使用的低门槛的指标配置能力;让业务人员在数据分析、自助取数等场景下更加灵活、易用
联结:上游可以连接数仓或业务数据库,数据资产平台,下游可以连接BI工具、自助分析工具、以及经营分析平台等企业系统
数势最终打造的指标平台功能架构如下图,最底层支持接入数仓、业务DB或数据文件等多样化数据源,通过数据源和数据权限管理,为企业提供指标定义、指标开发、指标管理、指标市场、指标应用和指标服务等功能,并以API接口的形式对接经营分析平台、BI和其他分析系统,为用户带来指标管理高效协同、指标开发高效低成本,指标使用时口径一致且灵活可复用等应用价值。
图2-数势指标平台功能架构图
六大核心功能
指标定义:内置规范的指标字典属性定义,让指标定义过程操作简单,并且支持动态属性模板,匹配企业自身的个性化管理需求
指标开发:按指标定义快速配置开发,确保指标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采用低代码开发,用“拖拉拽”即可配置,降低了技术门槛
指标管理:具有指标需求管理、指标生命周期管理、指标权限管理及指标分类管理的能力
指标市场:全面展示企业内的指标资产,可以帮助业务快速找到指标,查看指标信息
指标应用:业务人员可自助灵活获取指标数据,进行可视化探索分析,并集成Excel,保持业务人员原有工具使用习惯;另外平台还提供了智能化的指标应用,包括预警、预测、归因和智能检索分析等
指标服务:通过统一的API服务接口,业务可将指标数据应用到各个业务系统中,并确保指标服务便捷、高效、安全
三、数势指标平台解决的核心难点问题和解决思路
1. 怎样提高指标开发的效率?
指标平台主要作为提效工具,企业选型时建议要考察以下几点:
1) 平台是否有流畅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是否具备低代码,甚至零编码,可通过拖拖拽拽就可以完成指标加工的过程。有这种界面的工具,才更容易上手,迅速投入使用。
2) 指标平台的设计是否有领先理念。工具的灵魂是设计思想,不同产品的指标加工过程不同,比如是否考虑原子指标与派生指标、衍生指标的加工血缘和数据一致性;是否支持业务自助创建个性化指标,并且继承中台提供的标准指标的加工口径。有领先方法论的指标平台工具,指标创建的个数会减少,而复用的频次会增加。
3) 考察工具对复杂场景的开发效率。比如当遇到业务复杂度高的指标,实际需要去重聚合count distinct,使用case when、开窗函数、分组排名、同环比等较复杂的处理逻辑去实现的时候,需要看是否可以直接通过工具快速配置出来。只有改变了“只能依靠数仓工程师写SQL开发才能解决问题”的现状,才可以进一步降低操作细节的人工成本。
2. 怎样提高使用指标进行数据查询的性能?
数据查询慢是数势科技在用户体验调研中发现最突出的问题,90%以上的客户都关注这个问题。在使用指标进行自助数据分析或制作可视化看板时,从技术上来看大体分为2个阶段:
1) 后端:数据源接入、数据模型准备和指标计算阶段
2) 前端:指标应用的前端查询计算和呈现阶段
实际上,大多数数据查询性能问题会出现在第 1 阶段,就是数据源准备数据和计算慢。但是很多公司研发数据产品时都聚焦在第2阶段。数势科技认为,要实现端到端的完整性能保障,才会给客户带来极致的使用体验。因此,数势的指标平台首先进行业务场景调研和分析后,选择主流的高性能MPP分析引擎数据库;其次,数势科技自研了指标智能加速引擎,内置多种优化策略,实现指标平台高性能指标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另外,数势科技还创新地采用数据虚拟化技术对指标进行加工和管理,一方面极大降低了数据建模的开发和运维成本,另一方面也符合指标使用的“灵活性和逻辑一致性”的要求。此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数仓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繁重、费时、昂贵的数据搬运问题,是将“搬运数据”转为“数据连接”的技术实现方案。
3. 如何方便快捷地连接上下游?
指标平台的上游是数仓或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集成能力快速建立连接;下游系统包括报表工具、BI工具、大屏及企业自研的可视化系统。指标平台提供标准协议API,让用户能简单快速地构建前端可视化应用。数势科技定义一种指标结构化语言MSL(Metrics Structure Language),实现了统一的标准化的查询,可以非常简单易懂地进行接口调试。
四、数势指标平台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图3-将指标嵌入到“经营驾驶舱”内应用
价值一:IT效能提升
企业在上指标平台前,在数仓进行指标开发或者为BI工具准备数据集时,只能依赖数据开发人员。指标平台上线后,绝大部分新增指标和维度都不再依赖数据开发人员写SQL。理想情况下,20%底层的基础指标由数据人员开发,而剩下80%的指标基于基础指标,可使用低代码的配置工具进行配置生成。
价值二:业务数据分析效率提升
上线指标平台前,企业开经营分析会准备数据至少需要1周以上。指标平台上线后,周期缩短到1-2天,大幅提升管理决策会议效率。在此场景下,指标可以直接嵌入到BI及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系统中,业务人员可以自助灵活地取到数据,不用再等待,可极大提升运营效率。
价值之三: 推动数字化基建走向成熟
企业上线指标平台后,可以推动完善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推动建立指标管理的SOP机制,并通过数据治理提升企业整体数据质量,帮助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等等,数字化团队可以将指标平台作为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能力基建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总结
企业数字化经营分析的能力核心是“指标”,通过指标的统一管理和服务,能提高业务分析和决策效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指标平台是数字化能力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我们相信未来有更多的使用场景出现,将会不断拓展指标平台的广度和深度,真正释放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
关于数势科技
数势科技是行业领先的数据智能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凭借丰富的零售消费和零售金融领域业务know-how及技术know-how,深耕行业,通过一系列智能决策产品,助力零售,金融及制造等企业在数据资产,经营分析、智能营销等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打造业务增长新引擎。目前已与众多零售、品牌及金融行业头部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为其提供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
— END —
商务合作:business@digitforce.com
市场合作:marketing@digitforce.com
电话:010-53383810 (工作日10:00-19:0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庚坊国际大厦15层